氯化锌的使用毒性:
氯化锌毒性很强,能剧烈刺激及烧灼皮肤和粘膜,长期与本品蒸气接触时发生变应性皮炎。吸入氯化锌烟雾经5-30min后能引起阵发性咳嗽、恶心。对上呼吸道、气管、支气管黏膜有损害。美国对氯化锌烟雾规定最高容许浓度为1mg/m3。 生产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,戴防护眼镜、防毒口罩、乳胶手套,以保护皮肤、眼睛、呼吸器官。车间通风要良好,下班后要洗热水淋浴。
氯化锌泄漏后的处理:
隔离泄漏污染区,周围设警告标志,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,穿化学防护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,避免扬尘,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使其溶于水,再加硫化物发生沉淀反应,然后废弃。如大量泄漏,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。废弃物处置方法:废料倒入水中加纯碱搅拌中和后,再用水冲稀排入下水道,或者从废催化剂中回收氯化锌,用作聚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添加剂。
氯化锌的防护措施: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其粉尘时,应该佩带防毒面具。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。
眼睛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防护服:穿工作服(防腐材料制作)。
手防护:戴橡皮手套。
其他: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再用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